河南西华小伙向国家档案馆无偿捐赠6万份老报纸

2020-06-29 17:07

 

200610521232.jpg

《邸报》、《六合丛谈》、《新莱茵报》《京报》……这些只在新闻教科书出现的老报纸,终于有机会以实物的形式亮相。近日,享有“豫东老报纸收藏第一人”之称的西华青年收藏家杨亚爽将其13年来收藏的6万余份老报纸全部捐献给国家档案馆,并向公众开放。

2006109112832.jpg

2006112171347.jpg

 杨亚爽2008年开始收藏老报老刊,至今已经有13年的收藏历程。在其家中,收集了清代康熙以来300多年内,4000多种近10万多件老报刊和珍贵文献。这次捐赠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比较珍贵的报纸,共计6万余份,其中包括中国新闻史上称为报纸前身的《邸报》(康乾嘉道年间)、光绪年间的《新闻报》、《神州日报》、《北京女报》《申报》《北洋官报》、及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新闻报纸等稀珍之品。而“戊戌变法”、“义和团运动”等一些在国家档案馆都很难找到的历史大事件报,在杨亚爽的家中却可觅到踪迹。

60cc21a977b54f5190c6312599b9a0e4.jpg

 杨亚爽告诉记者,自己最开始收藏钱币、邮票、陶器等很多门类,后来才专门收藏书报。有一次,他发现了一批民国时期的《晨报》、《国权报》、《世界晚报》等,但因自己手头资金已经相当紧张,无奈之下,他开始变卖手头的古玩,把一枚辽代的“千秋万岁”大钱币(全国仅有3至5枚)出让,从而购买了20份老报纸。他收藏的珍贵报纸,大部分来自旧货市场,其中很多是从大学的图书馆、资料室、档案馆内流散出来的。十多年来,他经常从部分图书馆成捆贱卖的故纸堆中拣到“宝贝”。“现在很多新闻学人、大学教授,又重新到联系我在我手中寻找丢失的史料。”杨亚爽说。

2006105213037.jpg

 国家档案馆的负责人几次惊叹杨亚爽的收藏“堪称精品,价值不可估量,有不少报纸是国家档案馆也很少有的”。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就认为,这些珍贵老报纸市场价值不可估量。

 老报刊被捐出去后,暂时继续在档案馆展出。后期这些老报刊将移居博物馆,在专门的展厅展出。

2006113091152.jpg

杨亚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“这些东西大部分本来就是图书馆、档案馆、资料室流散出来的,因战争、‘文革’、管理不善等各种原因,也有一少部分是民间自然储存的。捐献的想法并非一时心血来潮,我只不过是把原本属于国家的东西还给了国家。”

2006127104946.jpg

2009122215154.jpg

2006922163250.jpg

在问这些报纸捐出以后是否还会继续收藏,杨亚爽表示,这些老报刊捐出去后,收藏这个爱好他不会丢失,自己除了继续做一些老报刊方面的研究外,将集中精力收藏文革时期的小报和中医古籍文献。(记者/刘洋)

2010102511412642.jpg

F200610231016141314224577.jpg

20e3449c9187bd8216be8831d8f7ed15.jpg

分享到:
文章评论 · 所有评论
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
点击加载更多
© 2016-2018 河南新闻网 http://www.hnanxw.com/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:lobtom@163.com